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科學研究科研成果科研論文 → 正文

曾松軍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在校定-Top期刊Adv. Mater.發表

作者:唐偉偉時間:2022-11-21 11:42瀏覽次數:

近日,我院曾松軍教授課題組在稀土上轉換納米材料的設計與應用方面再度取得新的進展,在國際一流期刊Adv. Mater. 發表題為“NIR-II Responsive Upconversion Nanoprobe with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Single-Band Red Luminescence and Phase/Size Control for Bioimaging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的學術論文。近年來,曾松軍教授課題組一直圍繞著稀土多功能光學納米探針的設計及應用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Adv. Mater., Nano Lett.,ACS Nano,Adv. Funct. Mater.,Adv. Sci.,Biomaterials上發表論文16篇。

上轉換髮光材料能夠將兩個或多個低能光子轉換為一個高能光子,實現近紅外光的肉眼可視化,在照明、3D顯示、防偽和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絕大多數上轉換材料激髮帶仍局限於短波長 (<1000 nm)窗口,極大地限制了上轉換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範圍。因此,將上轉換材料的激髮帶擴展到近紅外二區(NIR-II, 1400-1600 nm)窗口,尋求一種新的上轉換機制,會極大地擴展其在激光、通訊和生物醫學等方面的應用。目前將上轉換激髮帶從傳統的短波長擴展到 NIR-II窗口,並實現NIR-II響應的單波段紅色上轉換髮射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基於此,曾松軍教授課題組構建了一種新型的Er/Mn共摻雜NIR-II光響應上轉換納米材料。利用Er離子敏化及Mn離子能量調控策略,設計了新型NIR-II(1532 nm)光響應的單帶紅光發射的上轉換納米探針,並能同時實現結構、發光顏色調控及上轉換紅光增強。利用該探針,率先實現了NIR-II光激活的紅色上轉換深組織生物成像和1532 nm光觸發的腫瘤光動力治療。

曾松軍教授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湖南師範大學為該論文的第一及通訊單位,湖南師範大學博士生畢勝輝為本文第一作者。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項目的資助。

相關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7038

一審:曾松軍

二審:廖潔橋

三審:唐東升

上一條:周新星副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發表

下一條:曾松軍教授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

關閉